企业文化  /  ENTERPRISE CULTURE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主页 > 企业文化 > 百花园 > 文学欣赏 >
杜玉祥:十四堂人生课的醒豁
来源: 天津食品集团

    最近看了出生于1959年的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的畅销著作《相约星期二》、余秋雨所写的中文版序言、根据同名著作改编的电影以及台湾果陀剧场制作、金士杰和卜学亮主演的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看后确实让人唏嘘不已。难怪此书在全美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停留四年之久,被译成31种文字,全球累计销售超过1100万册,成为近年来图书出版业的奇迹。
    之所以创造了出版奇迹,是因为米奇•阿尔博姆用简洁流畅、隽永深刻的文字,不,应该更准确地说,他只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这些闪光的文字是他的大学老师莫里•施瓦茨用自己的一生凝练成的人生感悟,用生命最后的十二个与学生相约的星期二缀珠成链,让他的学生聆听教诲,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个故事的人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教授罹患了与天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一样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绝症逐渐消噬着他的生命,但他无所畏惧而且乐于接受,因为他坚信对死亡并不用大惊小怪,有生就有死,死亡是一种回归自然、回归纯净,虽然死亡终结了个体生命,但是没有终结情感——人们现实中彼此相爱,珍藏心中,创造的爱即使死亡也不会真正地消亡,所有的记忆依然存在,仍然活在每一个你触摸过爱抚过的人的心中。“如果每个人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对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也就是余秋雨中文版序言中所说的懂得“与生活讲和”,余秋雨称之为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审美现场”。书中展示了莫里教授用78年的一生发现的哲理,书中的话说就是“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也就是可以得出“衰老和病痛会使人幸福”这个人生的命题。因为衰老和病痛会使你发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使你产生人生“反向力”的思考,反着原来的或规定的方向来思考和分析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衰老、病痛甚至死亡会使人更加珍惜生活,努力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走好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不用像青年人那样漠视青春、炫耀强壮,不用像中年人那样揽镜自悲、扮演老成,不用像老年人那样讳医忌疾、倚老卖老,真正像莫里教授那样做到“生而无悔,死而无撼”。面对衰老、病痛、死亡,确实可以使人醒豁,在这个意义上讲,学会了死就学会了活,生死在这个哲学的层面上被打通了。这让我想起了25年前在大学名家讲座上听北大学者陈宣良讲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向死而生” 的生命哲学意蕴的情景,海德格尔“向死亡的存在”(Being  towards  death)或说是“向死而生”,这个论断在现代思想中是最经常引用、但却最难于理解的口头禅。人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生死是一体两面的镜子,相辅相成,你能开始把死亡看做你生命旅程中的一位无形友好的伙伴,它温和地提醒你不要等明天才去做你想做的事情,那么你就能学习着“活”你的生命,而不是稀里糊涂地度过每一天,最终只能被动接受自己死亡的悲剧。如果你完全了解,你每天醒来的时候,那可能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就会把握“这一天”去成长。所以说“向死而生”的存在方式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也是我看此书和电影对我的最大启发与共鸣之处。
    莫里教授以自己78年人生的历练为米奇•阿尔博姆这个他十分喜欢的学生指点了人生的迷津:人从对社会的无所适从到坦诚悠然地面对社会这一对立两极的跨越,只需要唯一的理性行为——爱。这一结论是莫里教授对“极度扭曲、过度膨胀的物质追求成为现实社会信仰与灵魂支柱”的抨击与指斥,“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是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庸庸。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
    十四堂醍醐灌顶、透彻心扉的人生课源于莫里教授罹患绝症、即将辞世这一不幸事情的发生,但是死亡在这里并不是令人悲伤的,色彩惨淡的,“死亡是一种强大的催化剂,令互不相识的人也会彼此报以同情的泪水”,引发我们更多地思考人生。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十四堂人生课,发人深思,令人震撼,“人与人的关系是没有固定公式的,需要用爱心去促成,商业上可以通过谈判去得到,但爱却不同,爱是让你像关心自己一样去关心别人”,就像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和莫里教授数以百计的学生对病重的教授的“一次探望,一句话,一个微笑”一样,日常生活多么需要这样的感情处理,没有爱,我们就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无法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这确是人生的一种醒豁,每个人都需要这种醒豁,而不单单是感到困惑和迷惘的人需要。爱会赢,爱永远是胜者,爱终将战胜包括死亡在内的一切。

(作者为天津市奶牛发展中心副主任)